普京动身访华前配资股票推荐,中俄两军发起了联合行动,要让美日韩明白一个道理。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公布消息称,在8月初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结束后,参加演习的中俄海军潜艇,沿着此前协商好的路线,在日本海和东海进行了首次水下联合巡逻。
【北上日本海参加“海上联合-2025”的中国海军636型潜艇】
目前,中俄潜艇已经完成了巡逻任务,各自返回了基地。
俄军没有公布具体的巡逻时间,但在8月20日前后,日本自卫队发现包含有一艘潜艇在内的俄罗斯海军舰队,自南向北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由此可以推断,中俄的水下联合巡逻应该是在8月5日演习结束后,到8月19日前后这10多天时间里进行的,俄军是在两国潜艇都返回港口后,才公布的相关消息。
此外,在“海上联合-2025”演习结束后,中俄海军其实是兵分两路行动的。
展开剩余78%【俄军是在两国潜艇都返回港口后,才公布的相关消息】
由中国海军绍兴舰、千岛湖舰与俄罗斯海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组成的海上巡航编队从日本海出发,通过宗谷海峡进入鄂霍次克海,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海上巡航,期间中俄舰队首次到访了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
另一路便是这个由两艘潜艇组成的水下编队,以及配合潜艇行动的两国水面舰艇力量,这路人马应该是在日本海活动8、9天后穿越对马海峡,再在东海活动4、5天后,才结束联合巡逻的。
在通过对马海峡期间,两艘潜艇可能得到了水面舰艇部队的掩护,最起码俄军那艘“沃尔霍夫”号是跟1艘俄军护卫舰和1艘救援船一起通过的对马海峡。
中国海军的乌鲁木齐舰与综合救援船西湖船则是在俄军前一天穿越的对马海峡,中国海军的潜艇可能就是以潜航状态,跟在这两艘舰船后面过的海峡。
这其实也体现出了中俄海军的不同之处,俄军的潜艇在通过对马海峡时,都是浮出水面活动,似乎是有意展现自身潜艇的动向,以威慑美日韩三国。
【俄军的“沃尔霍夫”号潜艇是跟1艘俄军护卫舰和1艘救援船一起通过的对马海峡】
中国海军的潜艇则都是以潜航状态通过的对马海峡,明显更加强调潜艇活动的隐蔽性。
此次水下联合巡逻的进行,足以说明中俄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双方已经不再局限于水面舰艇部队的联合反潜等作战,而是将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水下力量的联动上面。
中俄两国的水下力量一直是美日等方的“眼中钉”,搜索、掌控中俄潜艇动向,一直是美军太平洋舰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重要任务,尤其是日本海自,被很多网友戏称为“第七舰队反潜大队”。
因此,在普京即将访问中国,参加上合峰会以及9.3阅兵活动之际,中俄明确双方进行水下联合巡逻,本身就带有向美日等方展现两国战略互信水平与军事合作深度,展现维护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决心,警告某些国家不要搅动地区局势的意思。
【几天之后,普京就将坐上专机,开启新一次访华行程】
而从作战的角度看,中俄此次联合巡逻还属于比较初级的配合行动,双方的重点是在水下进行编队航行,同时联合搜索水下与水面目标,可能还没有涉及联合水下反潜作战以及配合进攻敌方船队等内容,但在未来这些科目必然会被加入到中俄的联合演训之中。
要补充的是,中俄海军此次派出的都是“基洛改”也就是636型柴电动力潜艇,俄罗斯那边没有派出他们引以为傲的各类核潜艇,中国这边更是连国产潜艇都没派。
这一方面是因为潜艇是各国军队之中保密级别较高的兵种,自家各型号潜艇在水下活动的声呐回波特点等信息,都是不会轻易示人的,所以中俄选择了一款两国海军都有装备的潜艇。
这恰恰说明了,中俄还有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提升军事互信,强化两军的配合作战水平的空间。
【中俄这次都选择了636型潜艇】
另一方面,潜艇水下巡逻与水面舰艇的巡航不同,两艘潜艇在水下既无法直接看到对方,也很难及时通过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只能通过声呐等设备确定友军潜艇位置,要想进行联合巡航的难度不小。
再加上此次是两军首次进行水下联合巡逻,两军潜艇兵的默契程度还有待提升,使用一款双方都足够熟悉的潜艇,无疑能够减少联合巡逻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方便两国潜艇兵之间增强了解。
整体上看,在通过对马海峡时,俄军潜艇浮出水面配资股票推荐,彰显实力与决心,解放军隐入深海,藏锋于无形,两种风格迥异的行动方式,在同一框架下完美融合,既体现了双方深厚的军事互信,也共同向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威慑信号。
发布于:海南省富深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